为您提供:广东肇庆高要大湾悼念花圈

大湾悼念花圈网提供广东肇庆高要大湾哀悼的花圈预定、网上花圈预订,殡仪花圈、葬礼花圈、丧礼花圈、祭奠花圈、吊唁花圈、丧事花圈、白事花圈、哀思花圈、公祭花圈、花篮、殡葬花篮、葬礼花篮、吊唁花篮、悼念花篮、丧事花篮、祭奠花束、吊唁花束、遗像托花、灵堂布置制作及花圈速递服务的实体花圈店。大湾网上订购花圈让远在异地的亲友突破时空的阻隔去缅怀、祭奠已故亲朋好友,让他们在通往天路的旅程一路走好! 买花网大湾鲜花网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生日送花、节日送花、网上鲜花蛋糕订购,您只要通过买花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大湾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买花网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
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鲜花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大湾花店订花全国客服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,或加QQ/微信同号:【448305918】进行咨询,多谢!
配送范围: 订花流程:
浏览鲜花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买花网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花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大湾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花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花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花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鲜花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花人签收状况,送花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大湾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大湾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
热卖鲜花
新品蛋糕
精品花篮
精品花圈
大湾实体店地图:
广东肇庆高要大湾介绍:
发展大湾:大湾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场镇整体搬迁完成,中心镇建设初具规模,招商引资成绩突出。一块钱一亩荒山的惊人之举已成功引进六家企业来镇开发。2000亩桃园已种植,坪桥机械厂的投产宣告大湾镇内无工业企业的历史结束,挖掘整理出的小河锣鼓已列为重庆市十大民间保护工程之一
自然资源:大湾境内自然资源丰富,有森林和荒山达3万余亩,有占地面积480亩,蓄水达220立方米的团丘湖,两岔水库三分天下有其矿藏储量较大,现已探明有丰富的地下温泉。在所有资源中,土地、荒山、森林为优势资源,荒山、森林90%以上分布在渝邻高速路旁边。全镇共有耕地总资源31964亩,常用耕地面积17306亩,其中田7568亩,土9738亩,临时性用地14658亩,有水面2622亩(其中河流水面2022亩)。全镇辖12个自然村,69个社,一个居委会,2005年度年末总人口20021人,其中农业人口19276人,非农业人口745人,劳动力12324个,从事农业生产的4224人,外出务工7786人,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3174元。
基本概况:大湾镇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,管辖窦头和合成两个集镇,16个管理区63条自然村,3.5万人口。镇政府设在窦头的平布开发区。窦头镇集住人口为:居民3500人,外来劳工3000人,龙冲区群众3500人,共10000人。大湾镇位于肇庆市城区西部,与肇庆隔江相望,是高要市城区的西北角,与南岸镇紧密相连,西部后面与云浮市的思劳镇接壤,东面有大湾堤围防护,西面有大尖山顶依靠,南北两路山脉如两条青龙环抱全镇,分别通往大鼎峡和三榕峡,中轴线直望七星岩与鼎湖山两个风景区,地形犹似藏金聚宝之参。大湾镇从89年开通南湾公路后,经济发展十分迅猛,不到三年就跃居为高要市各镇的前列。至2000年,全镇拥有乡镇企945间,企业总收入达到78130万元,其中镇政府企业26间,企业总收入52937万元,税利1771万元。三资企业8间,企业总收入24031万元,税利775.1万元。从90年开始全镇经济保持着27%以上年递增速度发展,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,地值以几何级数增长。极其便利的水陆交通,该镇河岸线长9.8公里,设有货运、客运两个码头。货运码头可停泊2000吨级货轮,距高要市口岸3.2公里,肇庆市口岸4.3公里,肇庆三榕港2.5公里。95-96年全镇投资2100多万元,基本完成了“八达”工程,实现镇区村道路水泥化。目前镇府至肇庆、南岸的公路为9米宽的水泥路,路程分别为6公里、5公里,至324线国道为5公里,至肇庆火车站为7.5公里,今后将扩建为14米宽水泥路。由于肇庆经大湾至云浮市比走324国道缩短20多公里,而且不设卡收费,将会纳入省道成为肇庆通往云浮的又一主干线,给当地经济带来又一次飞跃发展。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,电信方面:装机容量达5000门,是直接接驳高要市程控机房,不但可直拨到世界各地还可加装传真机和接驳世界互联网。空格,供电方面:有3.5万伏变电站,用电容量达7.2万千伏/安,可满足举办各种大型企业的电力供应,压降少、电损低、电价较便宜。空格,供水方面:设有日产3000吨的自来水厂,水压满足15层楼直接用水。市政管理方面:设有酒店、山庄别墅、公园、文化娱乐中心的服务设施,并设有功能齐全的各种机构,如:银行、保险、医院、派出所、治安队、环卫所等。成行成市的规模工业,该镇具有技术和资源优势,近年发展了红木雕刻、工业铸造、建材制品三大工业行业。(1)红木行业全镇有180间红木厂,熟练红木行业的工艺技术人员达4000多人,2000年总产值达3.18亿元。红木工艺集团公司是大湾镇的龙头企业,拥有一间原材料供销公司和8间不同系列产品生产的专业厂,从业人员达450人,其中专业人员86人,年产值1.2亿元,税利1138万元。(2)铸造行业有四间大型的铸造厂,铸造业务范围从铸铁、铸铜发展到精密原件制造,年产值规模为2亿多元。(3)建材行业有两个在建的20万吨级水泥厂和4间花岗岩石材厂,4个高岭土矿,10个石灰石场,年产规模为1.5亿元。另外服装加工、丝花工艺、制药等一批工业也将异军突起。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,(1)距政府11公里大江洞区的严村、石村、石头坑村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。矿石为露天或土层不深的矿场,易于开采。(2)距镇府14公里的五柳场,6平方公里范围内藏高岭土5000万吨,可作陶瓷、白水泥原料,采掘深度达20米以下,易于开采。远近闻名的“三高”农业,大湾是肇庆市十大粮食高产镇,肥沃的土壤加上完善的有利设施保障,使农业特产丰富,品质特殊。(1)有远近闻名的“麦溪鲤”。位于古西管理区的麦溪塘,面积有1500亩,塘底满布麻茨植物,养殖的鱼类含不饱和脂肪,蛋白质成份特别高,肥而不腻,鲜而不腥,已有百年盛名,民国时已远销香港等地。(2)“深窟藕”。分布古西、白丈等管理区,总面积约1500亩。莲藕生长在深层的白腊泥土壤,果实含淀粉高、纤维少、口感松脆,不会藕断丝连。(3)花生油。花生种植面积4000亩,由于河岸沉积土与山岭土混合,种植出的花生油率高,脂香,成份多,榨出的花生油特别甘香醇,很受肇庆市民欢迎。(4)全镇水稻面积2.1万亩,其中丝苗米、七季早、七黄尖等优质品种占1.5万亩。该镇产的优质大米既有泰国米的香滑柔软又有当地米的爽结,市场竞争力高于泰国米。,潜力和优势在工业,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。2009年,我镇将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,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。一是要加大投入。着力抓好工业集聚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,为工业的集聚、产业的发展、扩张提供主要平台和载体,形成整体推进、全方位发展的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新格局,推动全镇工业集约发展。二是着力抓好特色支柱产业。要充分发挥我镇油品经销、五金制品、红木、精密压铸等产业优势和良好基础,进一步把我镇特色支柱工业做大做强。三是着力抓好企业自主创新和龙头企业的培育。要加强企业管理,引导和扶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,促进企业生产节能降耗,实现企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。(二)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,大力推进项目建设。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“一号工程”来抓。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和招商理念,进一步强化“招商选资”意识,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盘活资金,提高土地产出率。实现从“招商”向“选商”、从“招企业”向“招产业”转变,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。二要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。要切实把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下大力气抓好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,真正实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。重点要抓住南广铁路、引进肇庆发展电力有限公司的电厂在我镇的落户的机遇,重新审视规划好我镇今后的发展和定位,将大湾打造成大项目集聚、物流集聚、仓储集聚强镇。三要继续实行班子成员挂点联系责任制,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,定目标、定时限、定奖惩,做好全方位、全过程的跟踪服务,确保项目早开工、早投产、早出效益,同时要用好、用活、用足政策,想方设法拓宽税源税基,强化财税征收力度,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,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经济目标任务。(三)、抓好城镇规划建设,提高发展的承载力。要适应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,必须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,在推进城乡一体化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谋求更大突破。一要对照镇城区规划修编要求和南广铁路建设的相关要求,进一步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和城区巷道硬底化、下水道建设,构建水、陆、铁交通网,努力提升城镇品位。二要认真抓好土地储备工作,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,特别是五柳土地的盘活利用方面,要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。三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争取资金推进主干公路和环镇公路沿线的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等配套硬件建设,营造良好的发展载体。四要扎实推进城镇科学管理。要坚持以人为本,在管理观念、管理体制、管理手段上努力创新,要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,对城乡卫生环境集中进行整治。(四)、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。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,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型、生态型、效益型现代农业,要在古西村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,推进“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,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大事来抓,努力走出一条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百姓富裕的新路子。要按照“做大做强、打响品牌”的要求,在成功举办首届“麦溪鲤”美食节的基础上,把“麦溪鲤”农业特色产业,打造成为市场占有率高、产品品牌响、竞争能力强、具有大湾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群体,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农业、农产品的发展,促农民增收致富。二要大力改善农村环境。要重点抓好生态文明村、省卫生村建设和创建平安和谐村建设,在推广高第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建立一批亮点突出、特色明显的新农村示范点。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我们又能做到的事情入手,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,不搞花架子,不建形象工程。三要大力创新强农惠农机制。要扎实推进“百局千企”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。要实施“工业反哺农业,城市支持农村”的政策,加大政府对“三农”的投入,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,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综合保障覆盖面,让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四要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。抓住当前扩大内需,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,精心组织、及早规划,全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。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,完成古西村农田、陂头整治,通过省人大机电排灌议案项目的验收。修建排灌渠、机耕路、机耕桥,完成排灌渠清淤。配合市政府做好大湾堤险段抢修,确保在明年汛期前完成除险加固工程。五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。要把教育农民、培训农民同转移农民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农民的增收技能,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念和方式。要大力引导农民移风易俗,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,进一步调动农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。(五)、抓好惠民工程建设,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。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具体要抓好五项工作:一要推进技能培训工程。镇组织、农业技术服务、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争取上级的支持,通过多渠道、多种形式,抓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,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。二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程。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镇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,发展素质教育,完善教育帮扶机制,积极资助贫困学生就学。三要推进便民廉医工程。要进一步巩固镇卫生院、村卫生站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成果,深入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和卫生下乡活动。四要推进全民安居工程。落实对泥砖房改造农户建房优惠政策,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,坚持以农民自筹为主、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,积极推进农村泥砖房户改造。五要推进新型农村综合保障工程。要在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同时,坚持高覆盖、低费率、广受益的原则,大力推行农村“人身安康保障、水稻保障、养鱼保障、养虾保障、住房保障、柑桔保障”等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保障体系。(六)、抓好维稳综治工作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。必须以落实维稳第一责任为着力点,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,强化社会管理,促进和谐稳定。一要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。要完善村民自治,进一步深化政务、村务公开工作,尤其要切实抓好村务公开、农村财务代理制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,规范农村民主决策程序,使农村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、规范化。二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强化“抓稳定就是抓发展”的理念,切实加强维稳工作的领导,进一步健全预防、排查、化解、处置各类不安定因素的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,加大人力、物力的投入。充分发挥驻村镇干部、镇级综治中心和村级工作站的作用,加强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和监控力度,筑牢维稳工作第一道防线。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,畅通信访渠道,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,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,依法、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。三要切实加强“平安大湾”建设。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,推进平安和谐“村、社区、企业”建设。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,大力整治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,提高打防管控能力,努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。要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、食品卫生安全、道路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,抓好安全生产管理,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(七)、抓好社会各项事业,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。要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,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。一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。要发挥镇科协的职能作用,加强科普宣传,抓好各类科技培训,提高全民科技素质。二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。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加大教育投入,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扎实推进教育规划和布局调整。提高全镇的整体教育水平,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。三要大力推动文化建设。要按照上级的要求,抓好乡镇文化体制建设;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基层文化活动,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的身体素质。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,加快自然村有线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建设。四要加大医疗、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完善卫生突发性事件、重大传染病的监控和排查等各项机制,要推进镇级的医疗保健工作,做到便民、利民。五要大力抓好人口计生等工作。要坚持不懈做好人口计生工作,重点抓好创“两无”活动,推进层级动态责任制,抓好“四个机制”建设,稳定低生育水平。六要大力推进民政、武装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各项工作,促进各项事业同步发展。(八)、抓好思想政治建设,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。一要抓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,进一步解放思想,增强发展意识。要结合镇的实际情况,及早制定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,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,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,增强创新意识,做好自选动作。要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,以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为契机,把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与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建设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结合起来;与增强发展意识、提高驾驭大局能力结合起来;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,统一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上来,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核心作用,树立形象,形成合力,真抓实干,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。二要加强班子建设。要加强镇班子自身的思想素质建设,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,加强工作上的沟通、联系,集思广益,提高决策水平。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,健全管理制度。打造一支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的为民务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三要加强固本强基工程建设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“千分制””的考核、激励机制,提高村、组干部的工作主观能动性,努力构建农村工作的新格局。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。建立健全教育、制度、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,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。认真贯彻执行两个“条例”,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,加强党内监督。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,不断完善、落实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。各位代表,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,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第一年,也是面临空前挑战、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。全面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,使命光荣,责任重大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认真贯彻省委、肇庆市委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。以百折不挠、争创一流的信心,攻坚克难、勇往直前的气魄,求真务实、脚踏实地的作风,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,推动大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!
建置区划:明、清代属西宁县保和都。民国初称大湾乡。民国时期与塔脚、安宁乡合并称塔安乡。建国初期,称大湾行政村,属第五区管辖。1953年改称大湾乡。1958年是“七一”人民公社的一个管理区。1961年从“七一”人民公社分出,成立大湾人民公社,确定今辖区。1983年称大湾区。1987年始称大湾镇。2000年,大湾镇下辖前进、五星、水口、榃葛、迳口、卫星、榃蓬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。
资源特产:大湾镇地理环境优越,一年四季气候分明,水源、矿产较为丰富,年平均温度20.7℃左右,年降雨量1900毫米,享有盛名的土特产豆豉生抽王、竹笋、迟菇、荞头、花生、玉米、甘蔗、茶叶、木薯、生姜,还有珍稀动物驼鸟等,大湾镇于九四年被定为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。
大湾公路:2007年,大湾镇将启动和完成4条公路硬化建设,打通四大出口,即大湾至高嘴、大湾至黄印乡、大湾至邻水县子中镇、大湾至长寿区称砣镇四条公路硬化。为此,该镇决定采取国家、集体、个人三结合的办法,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投工、投劳、捐款,多方筹集公路建设资金。
交通状况:大湾是六盘水通往毕节、云南的主要交通要道,处于连接外界的交通枢纽地位,六盘水——云南镇雄公路由镇域北面边缘经威宁通过,212省道六盘水——毕节(赫章)段公路由镇域东北向通过,内(内江)昆(昆明)铁路从镇域北部安乐村通过,水(水城)大(大湾)支线铁路从镇域中部经二塘到大湾。
人口数据:(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),总人口31192男15788女15404家庭户户数8539家庭户总人口(总)30649家庭户男15397家庭户女152520-14岁(总)90840-14岁男48630-14岁女422115-64岁(总)1912515-64岁男980715-64岁女931865岁及以上(总)298365岁及以上男111865岁及以上女186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9999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相关资讯:
登录 | 注册

QQ/微信:448305918

全国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

电脑版本 | 触屏版

Copyright © 买花网.com 版权所有